近几年以来,我国高性能纤维在产业化技术、产品品种质量、市场化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高性能纤维已成为制造业提升的新动力,全面渗透到汽车轻量化、航空航天、风力发电、国防军工、土木建筑、船舶缆绳等领域,我国逐步成为全球品种覆盖面最广的高性能纤维生产和消费大国。
尽管在高端领域我国高性能纤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但国内企业已在探索核心技术,逐渐打破国外垄断,国产化率有望稳步提升。
高性能纤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不可或缺的战略性新材料,碳纤维军民两用性能优,全球需求稳增,航天航空占近半市场份额。碳纤维质量轻、强度高,相比金属具有比重小、模量大、耐温耐磨、耐腐蚀和可加工等优异特性,广泛用于航天航空、风电叶片、体育器材、汽车等领域。
日本是全球碳纤维产业最发达国家,其中日本东丽通过收购卓尔泰克等公司后更加稳固其全球龙头地位,合计产能4.2万吨/年,约占全球30%。2017年全球碳纤维产能和消费量分别为14.7万吨/年和8.4万吨。消费量占比最大的是风电叶片领域,占比达23.5%;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是航空航天领域,占比48.9%。预计2020年全球碳纤维产能和消费量分别达19.6万吨/年和11.2万吨。
我国碳纤维国产化率提升,2017年产能2.6万吨,产量约7400吨,消费量约2.35万吨,消费结构与全球有一定差异,体育休闲领域占比远高于航空航天。随着国内部分头部企业扩产、产能利用率提升和下游市场稳步增长,预计到2020年我国碳纤维产能将增加至3.85万吨/年,产量可达1.63万吨,消费量约3.3万吨。
|